1.綜述
1.1 Bitdu 永續合約是一款虛擬資産衍生品。由 Bitdu 負責産品的設計管理和交易平颱的運營服務。 爲使用 Bitdu 永續合約,您應當閱讀並遵守《Bitdu 永續合約用戶使用協議》(即“本協議”)。請您務必審慎閱讀、充分理解各條款內容,並選擇接受或不接受本協議。
1.2 除非您已閱讀並接受本協議所有條款,否則您無權使用 Bitdu 永續合約及其相應的服務。您接受本協議的行爲,以及您使用本服務的行爲即視爲您已閱讀並同意受本協議的約束。
2.使用本服務的資格
2.1 您需了解並確認:
• 您已同意遵守“Bitdu 服務條款”,同時您有資格並且不被禁止使用其中定義的“服務”;
• 本協議與您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沒有衝突;
• 您是存入本服務的虛擬資産的合法所有者,並保証這些虛擬資産的來源是合法的。
2.2 您了解使用本服務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 虛擬資産及其衍生品的高價格波動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造成重大或全部損失;
• 作爲保証金存入的虛擬資産不足可能導緻您的倉位立即被強製減倉,您可能會丟失所有存入本服務的虛擬資産;
• 可能會髮生技術異常,這可能會延遲或阻止您使用本服務;
• 可能髮生市場異常,這可能導緻您的虛擬資産髮生損失;
• 爲了保持市場的整體健康,Bitdu 需要不時添加,刪除或更改政策。此類行爲可能有利於或損害像您一樣的個人客戶。
2.3 您承認:
• 您不得將本服務用於任何非法目的。
• 您不會髮起或促進任何形式的市場操縱。
3.使用本服務
3.1 本服務爲您提供實時市場深度以及其他信息。您可以查看或下載信息以供自己分析。
3.2 您可以通過網頁,客戶端,api 等方式下達交易委托。一旦所委托的交易成交後,您將無法取消或修改委托。
3.3 當您下達開倉委托並且成交時,您將會建立相應的合約倉位。當您下達平倉委托並且成交時,將會從您所持有的倉位中扣減相應的持倉數量。本服務將實時爲您提供有關您的倉位以及您的虛擬資産及其衍生産品的價值的信息。
3.4 永續合約在您平倉後將進行結算,結算後的盈虧扣除分攤數量後立即存入至您的賬戶,並可以即時轉出 (受到保証金要求和本服務的其他相關限製)。然後,未實現盈虧與已實現盈虧將重設爲 0(未實現盈虧、已實現盈虧和分攤數量的定義和計算方法詳見“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3.5 資金費用結算時,持有多倉和空倉的用戶需要互相支付資金費用 (由本服務定義及計算,詳情可參考“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3.6 您使用本服務應該向 Bitdu 支付服務費用,有關服務費用的安排詳見“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4.風控規則
4.1 Bitdu 永續合約採用多種製度以控製風險,包括並不限於:
• 階梯維持保証金率製度
• 強製部分減倉製度
• 風險準備金製度
Bitdu 會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完善風控規則。
4.2 階梯維持保証金率製度。根據您在本服務中存入的虛擬資産,您可以開的倉位的大小是有限的。此外,爲避免強製減倉,您的保証金率(由本服務定義和計算,請參閱“Bitdu 永續合約簡介”)需要高於維持保証金率,即維持您目前的倉位的最低保証金比率。本服務採用階梯維持保証金率製度,倉位越大,維持保証金比率就越高。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4.3 強製平倉製度:當保証金率低於維持保証金率+平倉手續費率時,即觸髮強製平倉。強平繫統會先取消該合約所有未成交委托,若此時還未能滿足維持保証金要求,此倉位將被強平繫統接管,執行爆倉流程。如果可以在比破産價格更好的價格平倉,那麼額外的資金將被加入保險基金。如果無法在破産價格平倉,那麼Bitdu將使用保險基金並試圖在市場中平倉,如果仍然無法清理強平委托,則撤銷用戶的爆倉單,並進入到自動減倉的流程。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4.4 風險準備金製度。若在每日結算時仍有強製減倉單未能完全成交,繫統會統計強製減倉單的穿倉損失,使用風險準備金進行抵扣。當風險準備金無法足額抵扣穿倉損失時,將從當日所有盈利賬戶中按槓桿倍數和盈利比率進行減倉,以抵扣穿倉損失無法足額抵扣的差額。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Bitdu 永續合約簡介”。
4.5 當您的持倉數量或委托數量過大,Bitdu 認爲可能對繫統和其他用戶産生嚴重風險時,客戶理解並同意 Bitdu 有權要求您採用撤單,平倉等風控措施;您理解並同意,在特殊情形下,Bitdu 保留自行決定對您的賬戶採用全部或部分平倉或撤單的權利和酌定權。
5.責任限製
5.1 您承認您完全理解規則和政策。若您對規則和政策有誤解,Bitdu 對您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特別是,要開倉或維持您的倉位,您存入作保証金的虛擬資産數量需要滿足特定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將觸髮強製減倉。當強製減倉時,您可能會丟失您存入作爲保証金的所有虛擬資産。
5.2 您的交易信息隻有在結算後才顯示爲準確的信息。連續 2 次結算之間所顯示的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保証爲官方結果,如您使用此信息進行操作,有可能會造成損失。 Bitdu 對您的上述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5.3 爲了遵守法律或法規的變化,或爲了維護市場的整體健康,Bitdu 將自行決定不時更改政策或實施緊急規則。此類更改或實施有可能導緻您的帳戶暫時無法訪問本服務、從您的倉位進行減倉、撤掉您的某些活動委托、或中斷其他服務。 Bitdu 對您的上述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5.4 繫統平颱因下列狀況無法正常運作,使您無法使用各項服務或不能正常委托時,Bitdu 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狀況包括但不限於:
• Bitdu 平颱公告的繫統停機維護期間;
• 電信設備出現故障不能進行數據傳輸的;
• 因颱風、地震、海嘯、洪水、停電、戰爭、恐怖襲擊等不可抗力之因素,造成 Bitdu 平颱繫統障礙不能執行業務的;
• 由於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髮作、電信部門技術調整或故障、網站昇級、銀行方麵的問題、因政府管製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的原因而造成的服務中斷或者延遲;
• 因爲行業現有技術力量無法預測或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而造成的損失;
• 因第三方的過錯或者延誤而給您或者其他第三方造成的損失。
5.5 由於繫統故障,網絡原因,DDos等黑客攻擊等不可歸責於 Bitdu的意外因素可能導緻的異常成交,行情中斷,以及其他可能的異常情況,Bitdu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取消交易或者回滾某一段時間的成交。Bitdu對您的上述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5.6 您了解技術問題可能會意外髮生。對於技術問題造成的任何損失,Bitdu概不負責,包括但不限於:
• 與本服務連接的失敗、延遲、中斷或其他故障。
• 由於超載導緻本服務停止、緩慢、無響應或其他故障。
• 由於本服務無法通過互聯網從第三方正確獲取必要數據而導緻的故障。
5.7 Bitdu 嚴格禁止不公平的交易行爲。如果您參與以下行爲,Bitdu 保留自行決定對您的帳戶實施高管控製權的權利:
• 參與價格操縱或任何其他噁意的市場行爲;
• 可能通過利用本服務的漏洞或其他不合理的手段損害其他用戶或 Bitdu;
• 參與 Bitdu 認爲對市場有害的任何其他活動。
爲了消除任何對市場整體健康的不利影響,Bitdu 保留採取以下措施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關閉您的賬戶,限製、暫停和取消交易,回滾成交。Bitdu 對因採取上述措施而給您帶來的任何損失不承擔責任。
6.賠償責任
6.1 您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証 Bitdu 免受任何來自於您使用本服務或者其他與您的 Bitdu 賬戶相關的行爲的損害,否則您應該對 Bitdu 承擔賠償責任。
6.2 您在此確認並同意,對因您違反本協議的行爲、您不正當使用 Bitdu 的服務的行爲、您違反任何法律或侵犯任何第三方權利的行爲、經您授權使用您的 Bitdu 賬戶或者登錄 Bitdu 網站、客戶端、繫統(包括用於提供任何 Bitdu 服務的網絡和服務器,且無論該等網站、客戶端和繫統是由 Bitdu 運營,或者是爲了 Bitdu 而運營,或者爲了爲向您提供 Bitdu 服務而運營)的任何第三方的作爲或者不作爲而引起的任何索賠或者要求(包括合理的法律費用),您應該進行抗辯、賠償,並儘一切努力使 Bitdu 免受傷害。
7.其它
7.1 本協議內容同時包括 Bitdu 的各項製度規範、其它本協議附件中的協議或規則、Bitdu 可能不斷髮佈的關於本服務的其他相關協議、規則等內容。上述內容一經正式髮佈,即爲本協議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您同樣應當遵守。上述內容與本協議存在衝突的,以本協議爲準。
7.2 如有必要,Bitdu 有權隨時單方變更本協議的內容,且 Bitdu 無需事前通知您。如果 Bitdu 單方變更了本協議的內容,變更的內容將立即在Bitdu的網站上公佈,屆時請及時查看上述網站上的最新信息。在上述變更公佈後,如果您繼續使用本服務,則視爲您已經同意對本協議的變更。如果您不同意對本協議的變更,您應該停止使用本服務。
7.3 您應該認真閱讀本協議以及本協議第 7.1 條和 7.2 條所提到的任何構成本協議的內容的其他相關協議、規則等內容。如果對於上述內容您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Bitdu,Bitdu 將提供合理和必要的説明。除非Bitdu 有其他要求,否則您應該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繫 Bitdu ,並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和 Bitdu 之間進行文件的傳輸(“正式溝通”)。如果任何正式溝通或者非正式溝通的內容與本協議的內容不一緻,以本協議的內容爲準。
7.4 任何與本協議相關的事項,包括但不限於本協定的成立、生效、履行、變更、解釋及糾紛解決,均適用 Bitdu 所在地區法律。
7.5 若您和 Bitdu 之間髮生任何糾紛或爭議,首先應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功的,雙方均同意將糾紛或爭議提交 Bitdu 所在地區有管轄權的法院解決。
7.6 本協議所有條款的標題僅爲閱讀方便,本身並無實際涵義,不能作爲本協議含義解釋的依據。